制衣厂—各位服装管理,您有认真分析自己工厂吗

2020-06-10 1960

许多服装企业的管理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靠着一些有经验的人在支撑着,管理的对策都存在于这些人的脑袋之中,尤其对于生产运作管理,他们凭着自己在车间干了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订单的完工期,来组织生产,但这种判断和组织有没有充分的根据,是否科学,却一概不知,他们只知道昨天这样干,今天就这样干,今天就这样干,将来还这样干。

制衣厂生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需要精确掌控的过程,一个订单有许多款的服装,每款衣服又需要经过若干道工序,一道工序又需要物料、人工、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准确的配合,这一切都如同一台精确运作的机器,它需要内部各个环节的运作都恰如其分的吻合上,它需要精密的计算和管控,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才能保持高效,然而我们的企业的生产管理者们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又怎样的管理着这台精密的机器呢?
他们是些看见数据就头疼的人,他们喜欢在车间对着人和事发威,但他们就怕看一张张枯燥的报表和数据,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管人、管物,他们认为管理就是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所以,他们看起来,个个生龙活虎,在车间走来走去,不敢偷懒,工厂就管好了,管理就到位了,不让人闲着,不让设备停着,不让地方空着,这就是这些农业劳动力转眼成为了工业管理者的他们非常朴素的管理理念。
他们的祖祖辈辈一代代的传输给他们这样的理念:只要肯干活,就能过好的生活,肯干成为了如今大多数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者的共同的特性和标志。这种特质的确成就了私企老板的企业正因为有这群拼命三郎才有许多企业的今天,有他们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拼打才有了私企在市场上的特殊竞争力——低廉的价格,这群人以及他们所率领的农民工们有点像50—60年代的一群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大干快上的前辈们一样,尽管他们的动机不同,但他们的作用和风格却非常相似,这是同样有着实干精神和朴素目标的一群人,可以说他们是许多发达地区私营工业企业的基石,但他们与他们的前辈们一样,都只能代表一个时代,而不能代表未来,因为这些人身上所拥有的只是工厂这台机器诞生时所需要的蛮干和吃苦,而他们身上所缺乏的,却是让这台机器高效运转所需要的精确的计算和运畴的能力。
所以,他们可以让车间显得热火朝天,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但却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出货,他们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忙得够炝了,但实在难以准时完工,原因可能是有几种物料没能准时送到。当然缺物料是供应商的错、是采购的错,或者谁都没错,只是因为他们不能闲着。也可能是原本准时完工,但偏偏设备又出了问题,还可能是因为中途插了一个订单,而打乱了生产的正常秩序,总之原因非常的多,一切都难以预料,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他们非常的多,一切都难以预料,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他们非常的卖力,而最难以做到的是准确的预计,他们认为一切都无法预计,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做过预计,他们只是感觉,感觉应该没问题,感觉三天可以交货,一切全凭感觉,这就是目前许多私企管理人员的实际,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下,混乱和低效是自然的事。
目前的许多服装私企,就像一台无法看清内部运转状况的机器,我们把订单下到车间、仓库、采购,就如同把材料送进了这台黑箱一般的机器,谁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能出来,出来的东西究竟有没有问题,没有出来的话又卡在了何处,一切像是听天由命脉,一切要靠上帝保佑,有的服装企业会因为某个工序需要返工,而无人追踪返工件的情况,竟使得正常的流水线停滞几天,有的服装企业全凭老板每天的跟进,如果老板不跟进,就会有一半的货出不来,就算老板在车间跟进出货,也往往得加班加点,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出货多、任务重,很多的情况是大部份裁片已生产出来,但因为前后片,或者袖子、领子对不上号,整个的生产过程,监控工作做得很差,只有要出货时,一切才开始变得明朗,缺多少?缺什么?卡在何处?才开始引起了各个相关环节的注意,并且成为了他们重点解决和攻克的目标,所以,老板成为了生产的总控制,总调度,出货成为了检验企业一切问题的标尺,从进到出整个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清清楚楚的知道和掌控,如同一个黑箱,人们看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只能从结果上判别断发生过什么,这就是许多服装私企生产管理的实际。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企业不挣钱、没客户,其实这样的企业依然在挣钱、在生存,生存得了多久难说,但至少已生存了好几年,有些还生存了二十多年,并且也为老板创造了每年几百上千万的利润,这是事实,尽管难以理解,特别是在许多管理水平远远高过这些私企的国有企业,纷纷倒闭的时候,这样的企业竟然还能生存,而且活得不是很差,的确让人费解。
也许它靠的是对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劳动力的无时间限制的使用,问题虽多,但出了问题,哪怕半夜,管理人员也得起来解决问题,员工再辛苦也必须保证出货,这种消耗战、疲劳战的打法弥补了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国企所做不到的,但消耗战、疲劳战尽管解决了企业不少突然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弥补过程控制不力所产生的许多漏洞,但却带来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和长期战斗力的锐减,直接的结果就是企业团队不稳、成本居高不下,表现在波动难料,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过程控制,在于打开这个黑箱,让人看清楚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
其实,包括老板在所有管理人员天天都在企业、车间泡着,一切的事情,都是他们亲手做出来的,亲眼看到的。那么又为什么说他们看不清这个黑箱中发生的事呢?这个黑箱究竟指什么,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首先,我们每一位企业生产者或管理者,都从事着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岗位的工作,他们亲眼所见,亲手所做的大多是局部的细节的工作,细节和局部就是他们的全部,而企业的分工所造成的局部和细节是整体的分解,缺乏全局观念是他们的位置和视野所决定的,统畴和协调不是他们的职责。
其次,对于处在一种统畴、协调位置上的人而言,对细节的真实把握又是他们的难点,因为他可以游走于各个车间或各个部门,能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实,或者叫事实,这是绝大多数管理者所能知道的真实,而这种真实的价值却非常的低,因为这种真实与最终的结果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漫长的过程是由无数个这种真实的片断所构成的,就如同一个产品,是经过原材料的采购、验货、入库、生产,发货,车间的准备、分工、领料、上线、加工、运送、等待、再加工、入库等许多个环节所构成的,而这许多个环节却在空间上,由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地点完成着。
在时间上,由这分布各处的人和物推进着,我们看到的是某一时间段或某一空间内的真实,然而,最终的产品却出在这无数个真实片断的集成上,片断的真实是我们能看到的甚至是我们所做的,但这种真实片断的集成却不能上眼看到或一步做到,它需要我们对这种片断的真实关系有准确的把握和了解,正如同我们能看到车间正在做什么,我们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别断,我们还必须知道,它们要做多久,什么时间可以到达另一道工序或车间,而另一道工序或车间在哪个时间又处在一种什么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现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一切,在今后的许多时间内,将会怎样变化,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出结果怎样,否则就只能等结果出来了再说。
最关健的,是要知道各道工序、各个岗位、各个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自然包括先后的因果的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必须是量化的。只有数量化的掌握了这诸多事情的关系,才能得出一个精确的结论,否则就只能是大概或者可能。
也就是说,对服装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及这些环节和方方面面的关系进行量化的把握,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事实,而这种事实,却不能单凭经验得来,单凭到现场就能看到,单靠埋头苦干就能干出来。它需要经验的总结、分析,需要对许许多多生产数据的搜集、整理、累积,而这对许多服装私企而言,却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们既没有这样做事的习惯,又没有这样干劲和有能力做好这事的人,大多数老板本身就是一些愿意整天跟人打交道,而不愿片刻与数据打交道的人。数据化管理的落后是这些企业管理体制水平低下的核心。
这些企业的老板以及他所带的人都是一些充满了务实精神的人,他们认为生产就是把产品做出来,把货交出去,再把订单争回来,再生产出来,再交出去,如此循环往复,所以他们关注的点都是过程结束的点,过程是这些老板们不太关注的,所以生产过程的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许多数据的采集、分析、改进等等都不是老板们关注的重点,一句话,做得出来就行,做不出来怎样分析都没用,这其实是老板经营的盲点,这种所谓的务实精神是企业管理升级的瓶颈。
曾经有家广州做牛仔的公司老板,在回忆企业一段时期的准时出货率时,自信的认为应该有90%以上,但当我帮他拿出统计数据时,老板愣住了,因为数据显示只有50%,相差了40%老板竟然未知,因为他凭感觉,好像客户对出货也还是基本满意,便认为准时出货率不会很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业务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没有将真实情况完全告诉他,怕他发火,业务人员自己做了许多工作,掩盖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客户习惯了他们的交货方式,见怪不怪,不想过多抱怨,但交期要求特别准时和紧急的订单一般就不会下给这家企业,所以,他得到的往往是交期要求不高的客户订单,当然这样的客户订单往往利润就较低,并且这种客户稳定性也不高。
还有浙江一家时装企业的老板认为自己的工厂很忙,经常不能准时交货,便想增加流水线,购进设备,但实际经过我统计,数据显示,产能利用率只达到了50%—60%,大量的产能被浪费掉了。
总之,对那些业务等,忙而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任意取一组数据,就能让老板吓一跳,也能发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甚至可能颠覆老板和管理者们的感觉和判断。
只有人和事,而没有数据,这是私企的病根,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管人、管事,所以,他们眼睛里,头脑中只有活生生的人和事,而看不到这些人和事背后的数,其实恰恰是这个数才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和事是表像,它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因为生动和丰富多样,极易影响人的感觉,数是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因为抽象而不容易被人感知,因为理性而不容易成为人们兴奋的焦点,但却是这个世界上,比所有丰富多彩的表像更本质的东西,只有掌握它,才能获得自由,才能驾驭你所赖以生产或生活的事物,人单纯凭经验是难以从表像进入本质的,长时间的感受和感觉并不能使人的认识直达事物背后的数,正如同整天上楼梯的人不一定知道楼梯的阶数一样,它需要仔细的观察,有些还需要长期的搜集以及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存在于事物背后的规律,才能取得我们计划、统畴时所需要的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因为企业用得最多的管理工具是人的大脑,而我们大脑这个工具加工的对象就是各种各样的资讯、信息,而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内这些资讯、信息的都是以经验、感觉、印象等等形式而存在,其特征是概括、生动,但模糊、不精确、不确定,当这些模糊、不精确的材料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后,生成的判断、结论自然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所以许多企业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就深藏在大脑这种管理工具加工的材料的特性中,只有改变这些输入大脑的材料,让它们具有数据化的、精确的、可度量的特征,经过处理品后输出的才有可能是精确的、可衡量的。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加工的“工具”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